
筑江河安瀾 護秀水長清
——“沿著韓江看變化”系列融媒報道之水安全篇
金秋時節,漫步韓江兩岸,碧波蕩漾、白鷺翩躚,濱江公園游人如織。這條潮州人民的母親河,正以嶄新的姿態流淌出一曲人水和諧的動人樂章。

市民在碧道上休閑鍛煉。
然而,幾年前,這里還面臨堤岸存在險工險段、水資源調配能力不足、流域內部分小微水體黑臭等問題,多處建于半個世紀前的水閘、水庫存在安全隱患,山區群眾常面對飲用水水質不穩定。
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指出,要抓好韓江流域綜合治理,讓韓江秀水長清。近年來,潮州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治水興水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與民生工程來抓,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及水環境治理,以水惠民生、促發展、潤民心,走出一條具有潮州特色的水利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官塘橋閘重建工程施工現場,穿戴好防護裝備的工人們正在各個作業點忙碌著,有的駕駛起重機,對右岸下游框格梁進行澆筑;有的工人穿戴好防護裝備,對內部結構進行貼磚。

官塘橋閘重建工程現場。
這座以灌溉、交通、發電、泄洪、排澇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大(2)型水利樞紐工程,自2022年10月開工以來,已完成左右岸共11孔攔河水閘主體及所對應的上下游連接段水下工程,完成水電站和管理房及柴油發電機房主體工程。
“該工程擔負著1.83萬畝農田灌溉用水的安全,涉及官塘、鐵鋪鎮等受益人口近4萬人?!惫こ态F場施工負責人楊奎介紹,目前,工程正在進行水電站機電安裝和各部位裝修。施工方將利用當前水利工程施工黃金期,爭分奪秒搶抓工期,預計今年底完工。

北溪分洪橋閘與鳳凰塔交相輝映。
北溪分洪橋閘同樣是治水的關鍵工程。作為韓江中下游唯一分洪閘,它因建設年代久遠,老化受損,于2020年7月被評定為“四類閘”,屬病險水閘,須拆除重建。當時,設施的落后與老化不僅影響洪水調控,而且對北溪的水生態環境帶來不良影響。
借著“百千萬工程”實施契機,我市迅速推進北溪分洪橋閘重建工程,于2022年11月動工,2024年9月全面完工。“新建的橋閘采用傳統潮州建筑風格,設計風雨廊橋,與鳳凰塔等周邊歷史文化風貌相得益彰。閘門啟閉采用遠程計算機自動化控制,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對橋閘工程的視頻、水位、閘位的實時監視。”北溪橋閘管理處主任陳傳昭表示,重建后的北溪分洪橋閘成為韓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水量調度的重要節點,既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保障水安全,又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助力城市發展。

河內湖澇區防災減災工程將大幅提升澇區防洪排澇能力。
河內湖澇區地處湘橋區意溪鎮、橋東街道,由于地處山區向丘陵平原過渡地帶,三面環山、中間低洼,加上文祠水、環山渠等水系洪峰重疊、河道出口受北溪洪水頂托,且沿線堤圍防洪標準低、堤身單薄,長期面臨洪澇雙重災害威脅。
去年12月,湘橋區按照“10年一遇排澇、30年一遇防洪”標準,謀劃實施河內湖澇區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內容聚焦“強排澇、固堤防”兩大核心需求,分防洪、排澇兩大子項目分期推進。當前推進的排澇工程一標段是整個防災減災工程的“先行軍”,總投資約2.3億元,是排澇工程中的關鍵部分,主要建設內容是拆除現有河內湖電排站,新建河內湖泵站及文祠歸槽水泵站等。
河內湖澇區防災減災工程預計2027年5月完工,屆時將大幅提升澇區防洪排澇能力,有效緩解區域內洪水漫頂、堤防決口、積水成澇等問題,為潮州中心城區“東擴”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徐徐江風吹拂,東廂堤北溪段景色怡人,市民三三兩兩沿著親水棧道休閑漫步,享受愜意時光。

韓東新城防洪綜合整治一期(續建)工程。
這是2024年7月完工的韓東新城防洪綜合整治一期(續建)工程,主要對東廂堤東鳳古廟至田心村段2.763公里的綜合整治,新建濱江路2.8公里兼做防汛搶險通道;在堤防背水坡和濱江路之間新建3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化帶,并配套抽水噴灌泵站1座,在濱江路下穿如意大橋處新增排水泵房1座。
韓江干流治理工程(潮州段)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該工程主要涉及湘橋區橋東街道、意溪鎮、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等多個鎮街,計劃2025年底開工建設。治理內容包括堤防達標加固及除險加固、險工險段整治和穿堤涵閘重建或加固等,將進一步提高意東堤、東廂堤、北溪兩岸堤防等防護區的防洪標準,守護韓江堤防安全。
此外,韓東新城防洪綜合整治二期工程(堤圍工程)、韓江南北堤潮安段綜合整治工程、江東堤綜合整治工程等也在全力推進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發揮韓江防洪體系整體效益。

“通了通了!”時間回溯至2022年7月22日上午,饒平縣第二水廠內,人們歡呼雀躍,汩汩韓江水自西向東潺潺流進蓄水池。當天,引韓濟饒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讓饒平60萬百姓從此告別了吃水難的窘境,生產生活用水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饒平縣域內水資源可利用率低,季節性缺水問題突出。引韓濟饒供水工程是緩解饒平縣水資源緊缺及單一水源的關鍵性工程,也是保障潮州港經濟開發區和閩粵經濟合作區用水需要的重要工程。工程概算總投資12.25億元,調水規模40萬噸/日,輸水線路總長36.7公里。它的建成,不僅能滿足饒平縣城及中片、沿海片10個鎮60萬人口飲水需求,還為閩粵經濟合作區核心區、潮州港經濟開發區、饒平縣聯饒工業園區、樟溪低碳工業園區等發展平臺和產業園區的工業用水提供充分保障。同時,該工程也有助于加快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從根本上解決粵東地區水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

工作人員在引韓濟饒意溪泵站內關注水流量。
2022年9月開工的省重點水利工程——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后續優化工程近日也傳來好消息。9月12日,位于潮安區古巷鎮的“粵東16號”盾構機在GX17號井完成接收,宣告工程全線隧洞實現貫通。
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后續優化工程是構成“五縱五橫”水資源配置主干網絡的重要環節,通過引入韓江清流,有效緩解粵東地區水資源匱乏的狀況,提升區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為粵東地區經濟社會的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在增強區域供水調水能力的同時,我市將節水宣傳和水文化傳承納入工作重點,依托碧道、親水公園、展示館等載體,融入法律宣傳,把碧道打造成兼具生態功能與普法價值的“法道”。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憲法宣傳日”“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投放公益廣告、發放倡議書、派發普法資料、組織志愿公益活動等形式,全方位開展水利普法宣傳,讓涉水法律走近群眾、走進民心。此外,在河湖治理中,普及水法、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節約用水、河道防洪知識,增強群眾愛水護河意識,推動河湖環境持續向好。
展望未來,潮州將繼續堅持系統治理、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市縣級水網規劃建設,推動韓江干流治理、古城防洪排澇提升等重大工程,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筑牢水安全保障基礎;同時強化河湖監管與水生態修復,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塑造綠美水鄉新風貌。此外,推進堤防達標加固,強化“四預”措施和風險防控,增強防汛抗旱能力;并補齊農村供水與灌區設施短板,深化投融資改革與機制創新,激發水利發展內生動力。
韓江潮涌,奔流不息。潮州將繼續完善現代化水利工程體系,守護一江秀水,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福祉,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幸福城鄉提供水利支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謝平勛 蔡泳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