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略黃公祠:
集潮州木雕之大成


位于義安路鐵巷的己略黃公祠。
潮州民間有句俗語:“潮州厝,皇宮起。”比擬潮州傳統建筑的精巧近乎皇家宮室。而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黃公祠,正是這一民間智慧結晶的典范代表。


這座始建于清光緒年間、位于義安路鐵巷的二進院落,用令人嘆為觀止木雕、石雕等構件,將“皇宮起”的恢弘想象化作觸手可及的藝術真實。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己略黃公祠。
步入祠堂,可見門樓屋架精美的石雕,門額面刻“己略黃公祠”,背鐫“孝思維則”。大門兩側分布著四幅沉刻的“己略黃公祠堂頌”碑文;從中門進入前廳,天井寬敞明亮,兩側廊軒對望,后廳抱廈環繞,形成四廳相向的格局。

天井寬敞明亮。
己略黃公祠雖是私人修建,但其中建筑卻頗下功夫。不僅梁枋上飾以形態各異的龍、鳳、獅等祥瑞動物,墻壁、窗戶上也繪制了鹿、竹等帶有寓意的圖案,而梁、桁、柱間的各種穿、插構件更成為了雕刻師傅們施展技藝的好地方。在這方約550平方米的天地間,百年前的工匠們通過木雕、石雕、壁畫、嵌瓷等方式,運用圓雕、沉雕、浮雕、鏤空雕等不同技法,講述了280個民間故事。



建筑集潮州木雕之大成。
從天井向前,就是祠堂的拜亭,這里是略黃公祠木雕最集中的地方。而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當屬這16只木雕金鳳凰。鳳凰頭頂梁架,起到拱托作用,視覺上也有升騰效果,減少屋頂空間的壓抑感。戲曲傳奇、民間故事是房梁之上表現創作的主要題材,其中不乏“銅雀臺”“水漫金山”“三顧茅廬”“封神演義”等故事。


鏤刻精妙的木雕。
穿過拜亭來到大廳,這里有極具潮州特色的抬梁式梁架:“三載五木瓜十八塊花坯”。“三載”是指三條橫梁。“五木瓜”是指五塊木雕瓜,有多柱受力的作用,同時寓意多子多福。“十八塊花坯”是指由文房四寶、祥云等元素組成的圖案。大廳中央原本放置的是一件神龕,不僅精美絕倫,而且保存完好,現已被潮州市博物館收藏。

工藝精湛的石雕。
2001年,己略黃公祠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上百年的風吹雨打,這座隱身巷陌的祠堂,仍保持著原先熠熠生輝的模樣,恰是潮州文化“極致美學”的縮影。
當鏡頭掠過那些被時光包漿的木雕,我們捕捉到的不僅是匠人刀下的山河歲月,更是一座古城用“繡花功夫”,守護千年文脈的生動寫照。
文字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佳濤
圖片/視頻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鍶桐 謝鋼凱
編輯 | 翁純
審核 | 梁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