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口鍋”到“一條鏈”
湘橋區“四維發力”構建官塘牛肉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
清晨,湘橋區官塘鎮的牛屠宰場已忙碌起來,新鮮屠宰的牛肉被快速分割、裝車,送往各家火鍋店與牛肉檔口;上午,韓東特色產業科創園的電商直播間里,主播正手持牛肉丸熱情講解,屏幕上訂單不斷跳動;午后時分,官塘日紳生態農場迎來游客,他們剛品嘗完地道的官塘牛肉火鍋,又開啟了鄉村生態旅游之旅……這幅充滿活力的產業圖景,正是官塘鎮以“環境提質、產業聚能、品牌鑄魂、全域聯動”四維發力構建牛肉全產業發展新格局的縮影。
近年來,湘橋區大力發展牛肉火鍋產業,全區牛肉火鍋店數量從2022年的69家增長至2024年的122家。官塘鎮作為湘橋區牛肉火鍋產業的主陣地,錨定“一鎮一業”發展目標,將傳統美食與現代經濟深度融合,在牛肉產業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不僅讓傳統美食煥發新生,更成為湘橋區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2024年該鎮牛肉產業總產值突破9000萬元,帶動超300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市民游客品嘗地道牛肉火鍋
環境提質+品牌塑造:
從鎮街更新到形象出圈
產業要發展,環境是基礎。曾經的官塘鎮進鎮主街象官路兩側餐飲分散無序、道路破損、商鋪雜亂。為改變這一現狀,官塘鎮以“環境提質”為突破口,聚焦營商環境、食品安全、游客體驗“三大抓手”,投入超千萬元打造線下體驗“牛肉一條街”。更值得一提的是,官塘鎮創新采用“政府引導+企業共建”模式,撬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環境提升——中鐵建幫扶項目助力翻新“牛肉街”入口牌坊,兄弟牛肉、有間牛肉等龍頭企業更是斥資數百萬元優化店鋪環境、擴大經營規模,牛肉產業營商環境從“臟亂差”向“潔亮凈”轉變。
當前,官塘鎮正全力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在官塘鎮美麗鄉鎮入口處,工匠們在剛刷完油漆的“卡通牛”IP打卡標識旁細致鋪貼石板。不遠處的主街沿線,新刷的墻面整潔一致,統一加裝的屋檐古色古香……“現在來官塘,吃完火鍋還能在鎮里逛逛生態小公園、農場、古村落,村道黑底化的道路也特別平整,體驗感大大提升。”經常從市區專程到官塘鎮吃地道牛肉火鍋的市民丁先生感慨道。

鮮嫩的牛肉讓人胃口大開
環境美了,品牌也要響。官塘鎮緊抓潮州獲評“世界美食之都”的契機,以“品牌鑄魂”為核心,讓“官塘牛肉”從“本地小吃”走向“全國名片”。在傳播渠道上,官塘鎮既官方媒體權威發聲,又主動擁抱抖音、小紅書等新興社交平臺,通過拍攝美食探店視頻、發布牛肉文化科普內容、邀請網紅達人打卡等方式,講好“官塘牛肉”故事。近三年來,相關媒體報道超300篇,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超2000萬次,“官塘牛肉”的知名度不斷提升。
《舌尖上的中國》《非遺里的中國》等央視節目的鏡頭,展示官塘牛肉火鍋特色和牛肉丸制作技藝的匠心傳承,更讓官塘牛肉徹底“出圈”。在2025年食博會和農博會上,名欣食品打造的“一顆80斤的巨無霸牛肉丸”成為展會焦點,進一步打響了“官塘牛肉”的品牌名號。
如今,官塘的“牛肉一條街”被評為“廣東省放心消費商圈”,兄弟牛肉入選“廣東老字號”品牌三十強,有間牛肉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潮州菜精品小店名單,象山村依托“牛肉一條街”產業帶動斬獲“潮州市十大富民興村產業示范村”“綠美廣東·十大美麗非遺鄉村旅游目的地”等稱號,實現了“環境美、品牌響、村民富”的良性循環。
產業聚能+標準建設:
從單點經營到全鏈閉環
產業要長遠發展,必須要有堅實的產業鏈支撐。官塘鎮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以“產業聚能”為核心,推動牛肉產業從單一的火鍋經營,向“屠宰——加工——銷售——電商”全鏈條延伸,構建起完整的產業生態閉環。據了解,官塘鎮通過加快推進生牛定點屠宰場建設,規范生牛屠宰場運營管理,讓“官塘牛肉”的新鮮優勢和價格優勢更加凸顯。
沒有標準制定的產業難以發展壯大。為推動牛肉產業規范化發展,官塘鎮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其中《潮州菜 潮州牛肉火鍋烹飪工藝規范》通過專家組評審,成為潮州菜首個關于牛肉火鍋的地方標準。該標準對牛肉的選取、刀工、湯底、蘸料等環節進行了詳細規定,讓“官塘牛肉火鍋”從“憑經驗做”變成“按標準做”,確保每一份牛肉火鍋都保持穩定的高品質。
與此同時,官塘鎮還注重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官塘鎮黨群服務中心被認定為第十批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潮州牛肉火鍋制作技藝”保護單位,通過多次舉辦牛肉、牛肉丸制作培訓,培育出2名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5名專業切肉師傅,為產業注入人才活水。

韓東特色產業科創園助力牛肉產業數字化轉型
在拓展銷售渠道方面,官塘鎮緊跟數字化浪潮,在象官路口打造韓東特色產業科創園,設置特產展銷區、電商直播間、技能培訓室等功能區域,讓官塘牛肉丸和名優特色農產品“觸網”銷售。“以前我們的牛肉丸只能在本地賣,現在通過抖音等平臺直播,一天能賣出去很多斤。”一位入駐該科技園的本土電商負責人透露。據介紹,該科創園不僅提供了直播場地和設備,還邀請專業團隊進行培訓,幫助企業從“傳統商戶”轉型為“電商達人”。
如今,韓東特色產業科創園已獲評“廣東省電子商務優秀案例”,其潮汕特產展廳更是入選“廣東省農村電商助力‘百千萬工程’農特產品展銷廳”名單,成為官塘鎮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推器”。
從源頭保障到標準規范,從技藝傳承到電商賦能,官塘鎮用全產業鏈思維,為牛肉產業“強筋健骨”,2024年全鎮25家牛肉火鍋店總收入達4782.56萬元,同比增長33%。其中,限上企業兄弟牛肉、有間牛肉總產值突破3300萬元,產業發展的“底氣”越來越足。
全域聯動+價值延伸:
從舌尖美味到文旅體驗
“沒想到來官塘不僅能吃到地道的牛肉火鍋,還能采摘農作物、逛古村落,孩子在旅程中玩得開心,我們覺得這趟旅行太值了!”今年“五一”節假日期間,來自深圳的游客李女士帶著家人在官塘鎮進行鄉村一日游,豐富的體驗讓她贊不絕口。

行走古村落,從舌尖美味到文旅體驗
如何將“一頓火鍋”的短暫消費,延伸為“多次體驗”的深度消費?官塘鎮給出的答案是“全域聯動”,推動“舌尖經濟”向“深度體驗經濟”轉型升級。據介紹,官塘鎮依托鎮內豐富的農文旅資源,將牛肉產業與鄉村旅游、潮州非遺、生態農業深度融合,串聯起佛手果文旅生態園、日紳生態農場、巷下古村落等優勢點位,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還能體驗鄉村生活、感受文化魅力。
在佛手果文旅生態園,游客可以親手采摘佛手果,了解佛手果的種植知識和加工工藝;在巷下古村落,青石板路、古民居建筑讓游客感受潮汕傳統文化的韻味;在日紳生態農場,親子家庭可以參與農耕體驗,感受田園樂趣。可以說,官塘鎮把牛肉火鍋作為“引子”,通過豐富的文旅業態,讓游客留下來、住下來、還想來。2024年,該鎮累計接待游客超過50萬人次,成功實現了從“單一餐飲”到“全域旅游”的轉變。

佛手果文旅生態園助力官塘鎮域經濟從“單一餐飲”向“全域旅游”轉變
“官塘鎮向來十分注重發揮牛肉火鍋產業優勢,目前正加緊推進牛肉街升級改造,融入本地文化特色元素,營造更舒適的就餐環境。”官塘鎮副鎮長陳淑嫻表示,官塘鎮正在籌備牛肉文化美食節,將牛肉火鍋與周邊鄉村文化、特色景點串聯起來,讓農文旅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官塘品牌,帶動鎮域經濟發展。
全域聯動的發展模式,不僅帶動了游客量的增長,也切實帶動村民增收。除了直接從事牛肉產業的村民,不少村民還開起了民宿、小賣部,銷售自家種植的農產品,實現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象山村村民陳阿姨以前在家務農,收入不穩定,如今在“牛肉街”的餐館打工,每個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顧家人,又能賺錢,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從“牛肉一條街”的蝶變到全產業鏈的構建,從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到農文旅融合的深化,官塘鎮正錨定“百千萬工程”省級典型鎮培育目標,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提升品牌能級、豐富文旅業態,讓“官塘牛肉”名片更加閃亮,為湘橋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圖片|湘宣 供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