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的人生
□ 李英群

老藍是我以前在中學任教時的同事,我們都教語文。他比我小七八歲,現在也年過80了。
他喜歡散步,住處離我家不遠,往往順路就來喝茶閑坐。我們之間是無話不說的老朋,其實,也沒多少話可說,因為彼此的知識積累,經歷見聞都差不多,說不出于對方有價值的話,不如靜坐。
我喜歡這樣的朋友,互相思念,無話也相對靜坐,這叫陪伴。常常這么一坐二三個鐘頭,我看我的書,他讀他的雜志,真好。
這天下午,我正與藍老師閑坐,他在翻閱一本《新華文摘》,我在讀季羨林的散文集《談人生》。有人敲門,進來一對年輕的老年人,即剛過60的夫婦。男的叫細弟,女的叫阿三,是我居住在老城區時的鄰居,交往也有近30年了,彼此知根知底。這對夫妻現在仍住老城區,開一家庭菜館,節日和周末才開店迎客,做外來游客的生意。
30年前剛相識時,阿三喜歡來向我借書,她喜歡一些通俗的有故事的讀物,細弟則不喜歡閱讀,只是陪同前來。
他們進來。我放下手頭的書,準備換茶葉沖茶。
阿三拿過我擱下的書,看了看說:“談人生?這位季什么林是乜人?”我說:“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跟我們的饒宗頤齊名的大學者。”
細弟就說:“老三,你也好讀哩。”
阿三說:“有乜好讀,大人物有人生,俺鼠蟲蛟蟻有什么人生?!”
細弟說:“乜個都有人生,花鳥蟲魚也有人生。”
藍老師放下雜志,慢悠悠說:“花鳥蟲魚也有一生,但不是人生,是花生,魚生。”
大家不禁都笑了。
阿三問:“二位老師,究底什么叫做人生?”
我說:“季羨林在這本書中也說他不知什么叫人生,他一論再論三論人生,都在說人性,人與禽獸的區別等等,根本不提一句人生是什么。我看他也不清楚。于我看,人生,就是人的生活。你為生活奮斗和享受的過程就是你的一生、你的人生。”
藍老師開口仍是不緊不慢,他說:“潮州人說,人生在世,為生為死,就為二件東西,即古語中的食、色二字,為溫飽奮斗,為傳宗接代結婚,這就是人生。季老書中也說到這一點。我看,大人物的人生不一定輝煌,普通人的人生不一定暗淡。要談人生,我覺得研究普通人的一生更有趣味。”
他的話點醒了我,我很了解阿三的一生,覺得她的生活經歷很有代表性,一時來了興趣,就說,“我來說說阿三你的人生,一個三字就概括了。你在家中姐妹排行第三,都叫你三妹,小學讀了三年,叫你小三;你的侄兒侄女叫你三姑三姨,到街道辦的電子原件廠當學徒,人都叫你阿三或三姐,結婚后被人叫三嫂或三嬸。丈夫一直叫你老三,街市人都叫你阿三,現在又開個‘阿三菜館’。這樣,從三妹、小三、三姐、三姑、三姨、三嬸、老三,最后落足在阿三上,這就是你的生命軌跡,也就是你的人生!”
說到這里,一向穩重的藍老師拍了一個響掌,喊了一聲“好”,說道:這是最有代表性的普通人的一生了,為溫飽和培育后代一直奮斗著。阿三,你自己寫出來;李老你可編出小戲,人家有“江畔唱歌劉三姐”“井邊汲水李三娘”,你來出“古城做菜阿三嫂”!
來源|潮州日報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