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非遗对话|不问悲喜,只闻单丛——陈裕鑫与他的四汖单丛茶道
发布日期 : 2025-08-13 10:21:54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潮湃新闻客户端

当晨光初破云海,潮州市练尚工夫茶叶有限公司的掌舵人陈裕鑫已经行走于潮州凤凰山深处的蜿蜒山径。四汖单丛茶园里,千年古茶树虬枝盘结,枝叶间云雾氤氲。陈裕鑫俯身轻抚一株古茶树的枝干,如同与一位沧桑睿智的老者无声交流。

潮州工夫茶,“工夫”二字道尽极致追求。这不仅是一门冲泡技艺,更是一种融入骨血的处世哲学。当细节处的功夫,时间里的沉淀,人与自然天地互相融合时,这份“工夫”便从茶席延伸至茶山,从技艺灌注至本源。

山水铸魂:

四汖之境,天地茶韵

“汖”,一个古意盎然的汉字,潮州话音为“pai3”。意为山水丰茂、万物昌盛。当“汖”中悄然融入“人”的身影,便成就了“四汖”之名。四方山水,四季皆美,山水之中,四汖单丛。

“四汖”商号溯源于明朝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陈氏族谱记载祖先陈练尚公在潮州韩江东岸筑建房屋,开荒种植。单丛茶从此代代相传。这名字背后,是陈氏族人对茶之本质的深刻领悟:茶,生于天地,成于人手。

四汖单丛的根脉,深植于凤凰山核心产区的山水怀抱之中。走进四汖茶园,恍若踏入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这里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润泽如洗。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塑造了凤凰单丛茶树奇崛如榕的苍劲风骨,更赋予了其独特的“山韵”品格。每一缕茶香,都凝聚着云雾的飘渺、沃土的厚重,涤荡尘虑,引人脱俗。

四汖单丛主理人陈裕鑫与记者交流潮州工夫茶道

陈裕鑫深知,这方山水是四汖单丛的生命摇篮,更是其灵魂所系。他提笔写下:“溯唐至今已逾千年,濒临南海云雾岽山。山水同奏春夏秋冬,味若琼蕊甘似玉露。潮人相传凤凰茶香。春夏秋冬品茗抚琴,不问悲喜只闻单丛。”

非单株不单丛:

古法技艺的极致坚守

在追求规模与效率的工业化浪潮中,陈裕鑫与四汖团队选择了一条看似“笨拙”却无比坚定的路:“非单株不单丛”。这六个字,是四汖品牌的金字招牌,更是陈裕鑫匠心的铮铮誓言。

“单株种植,单株采摘,单株制作,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工艺。”每一株茶树都因其独特的小环境、树龄、朝向,形成了无可替代的个性风味。四汖团队以敬畏之心,悉心照料每一株古树,依据其生长状态精准判断最佳采摘时机。从枝头鲜叶到杯中佳茗,每一株茶都经历着独立的、量身定制的制作旅程:日光萎凋、看青做青、炭火烘焙……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茶师的经验、专注与敬畏,确保每一株茶的“单丛”特性得以纯粹、极致地展现。

四汖单丛目前拥有香型品种125个,其茶树都属于单株级别。在每一泡茶中,都有一张无荧光剂的纯棉纳茶纸,记录着每一片茶叶的来源、香型特色等。每一个用心的细节,是对“真正意义的凤凰单丛”的执着追求,是陈裕鑫对祖先陈练尚公自明朝永乐年间开荒植茶那份初心的深情回应。

万里茶香:

潮州工夫的当代行旅

陈裕鑫的匠心,不止于深山茶园的默默耕耘,更在于让这缕单丛茶香,飘向更辽阔的远方,他说:“让世人爱上单丛茶”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陈裕鑫介绍凤凰单丛茶

如今,四汖单丛品鉴中心遍布华夏大地。从湖南运营中心的湘江之滨,到北京品鉴中心的文化心脏;从深圳的前沿窗口,到西安的古都厚土;从江南水乡的江苏、浙江,到中原腹地的河南、江西;从海南的热带风情,到塞外的辽阔……94个品鉴中心与专卖店,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国的潮州单丛茶文化传播网络。

这些空间不仅是茶叶流通的节点,更是深度体验潮州工夫茶道、感受凤凰单丛魅力的文化驿站。陈裕鑫将茶桌化为舞台,以一杯杯四汖单丛为媒介,讲述着潮州茶的故事、山水的故事、匠心的故事,让古老工夫茶文化在当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陈裕鑫的茶道,是山水入骨的敬畏,是古法技艺的守护,亦是潮州文化薪火的远播。在四汖单丛的每一缕香韵中,我们品味的不仅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是潮州文化的细致考究,更是匠人精神的纯粹与执着。

“对一个事物的足够热爱,才是对一份匠心最足够的敬畏。”当茶汤入喉,山水的魂魄、匠心的温度、文化的脉络,都在唇齿间徐徐铺展。

“寻你万千,有缘相眷,不问悲喜,只闻单丛。”


文字|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艺泓

图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锶桐

编辑|李欢欢

审核|詹树鸿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