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雨聲吵醒”
“睡不著,根本睡不著”
連日來
廣東的雨下個不停
引發不少網友吐槽
據@廣東天氣,截至7時01分,廣東有(13個紅色、30個橙色、30個黃色)暴雨預警和35個雷雨大風黃色預警生效。
相信不少朋友心中都有疑惑:
這雨達到什么程度?
為什么會有這場雨?
廣東的雨和北方的雨是同一場雨嗎?
這雨要下到什么時候?
雨停了廣東接下來的天氣會怎樣?
今天,我們聊一聊這五個問題。
這幾天,大家看到最多的就是滿屏的暴雨預警。
據廣州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監測,廣州市8月2日至5日出現今年以來最強暴雨過程,達到特別嚴重影響等級,為本世紀以來8月第2強暴雨過程。
8月3日0時至8月5日18時,深圳(含深汕)平均降雨量達256.3毫米,這是什么概念呢?深圳的年均降雨量為1932.9毫米,也就是說,這三天傾瀉了深圳全年11%雨量,大約可以蓄滿14個深圳水庫(深圳水庫的總庫容為4577萬立方米,其正常蓄水位為27.60米)。
5日上午,香港天文臺發出最高級別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截至當日14時,香港天文臺錄得當日雨量355.7毫米,打破香港188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8月單日降雨紀錄。
據氣象監測,8月4日20時到5日20時(過去24小時),廣東全省有28個鎮街錄得特大暴雨,有414個鎮街錄得大暴雨。最大雨量前幾名為:惠州海面小星山島470.6毫米、深圳大鵬新區南澳辦385.8毫米、汕尾城區馬宮街道350.9毫米、廣州從化區呂田鎮318.9毫米。
要知道,北方有些地方可能一年都達不到這樣的降雨量。
通常來說,雨的形成需要動力抬升機制和充足水汽。大致可以簡單理解:當濕潤的空氣快速上升時,由于高層溫度低,水汽降溫凝結成雨滴,最后掉落到地上形成降雨。
回到廣東的本輪降雨,正是滿足了抬升和水汽條件。
低渦與西南季風聯動“造雨”。
抬升機制源于冷渦。冷渦和臺風很像,甚至可以理解為“在陸地上的臺風”。由于冷渦本身是逆時針旋轉,有很強的上升動力,像一臺“抽水機”將周圍的水汽向中心匯聚、抬升。
而水汽條件來自季風。目前,強盛的西南季風攜帶著海上的大量暖濕氣流進入廣東,各地水汽充沛。
于是發生了這樣的“故事”:8月1日,低渦出現在廣西,隨后它進入廣東。此時,低渦將西南季風的暖濕水汽源源不斷“抽上來”,水汽不斷快速抬升、凝結,便在冷渦周圍形成了持續性暴雨。
在8月5日,低渦大致位于珠三角中部一帶;并且從天氣雷達回波圖能看到,雨帶的移動速度很慢,產生了“列車效應”,雷雨云團不斷經過一個地區,直接導致了廣東中部、南部沿海的持續性暴雨。
所以只要低渦不走,廣東的暴雨就會一直持續。
我國北方也正經歷持續性暴雨,此前北京的暴雨廣受關注。
廣東的雨和北方的雨是同一波雨嗎?
根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沈雨旸的介紹,近期暖濕氣流沿副熱帶高壓邊緣源源不斷向西北至華北、東北一帶輸送大量水汽,同時西風槽頻繁東移并引導冷空氣南下,冷暖空氣交匯,形成了降雨。
2025年7月29日,北京密云區,密云水庫開閘泄洪。
而廣東這輪暴雨,更像是臺風雨的機制,濕熱空氣大規模強烈地旋轉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溫迅速降低,水汽大量凝結成雨。
因此,從成因上看,廣東和北方的雨不同。
根據前面所說,當抬升、水汽條件不足,或低渦移動、消失時,廣東的雨才會有變化。
好消息是,低渦移動了。
副熱帶高壓將低渦“擠出”廣東。
根據廣東氣象部門預測,預計未來幾日副熱帶高壓加強西伸,將“推著”冷渦系統逐漸北抬西移,由此雨帶也將向北移動,此時廣東南部沿海市縣的降雨將趨于減弱,而廣東中部、北部降雨增強。
因此,氣象部門預計,待到7日,隨著冷渦進一步遠離,廣東本輪強降水過程結束;8日,廣東大部市縣多云間晴天,午后局部有(雷)陣雨。
答案無疑是升溫。
預計8日各地升溫。
隨著雨帶離開,廣東重新被副熱帶高壓控制,各地氣溫將開始回升。并且此時西南季風依然攜帶暖濕氣流進入廣東,或許各地又將陷入濕熱的“蒸籠模式”。
接下來,廣東或將切換防暑防曬模式。
6日,珠三角、清遠、韶關、河源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梅州北部、汕尾、云浮和粵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縣有中雨局部大雨。最高氣溫:粵北大部市縣和肇慶市縣26℃-29℃,湛江市縣31℃-34℃,其余市縣29℃-31℃。
7日,本輪強降水過程結束,我省西部市縣多云間陰天,有(雷)陣雨局部大雨,其余市縣多云到晴為主。最高氣溫:韶關、清遠、肇慶市縣28℃-31℃,其余大部市縣32℃-35℃。
8日,我省大部市縣多云間晴天,午后局部有(雷)陣雨。我省最高氣溫將普遍在33℃-36℃。
廣州市區,8月6日,陰天,有大到暴雨,氣溫在25℃-29℃;8月7日,多云,有雷陣雨,氣溫在26℃-33℃;8月8日,多云,氣溫在26℃-34℃。
正值上班時段
出門記得帶傘、拖鞋
做好防范
來源|南方日報、@廣東天氣、@廣州天氣、@中國天氣 等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