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育的黃金階段,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脊柱側彎人數已經超過500萬,發病率逐年攀升,已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后,危害我國兒童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脊柱側彎是指脊柱離開正中線向兩側偏曲,是脊柱的一種三維畸形。嚴重的側彎后期矯正難度大,家長們應充分了解,積極預防。

漫畫:關注脊柱健康 新華社發
脊柱側彎的類型和危害
根據發生部位不同可分為胸部側彎、腰部側彎、胸腰聯合部側彎等。以上為脊柱通常可見的幾種基本畸形,影響著脊柱的承重和傳遞功能。那么,青少年脊柱側彎有哪些危害呢?
脊柱側彎多發生在人體的胸腰段,情況嚴重者的胸廓容積會下降、胸廓旋轉出現畸形,進而影響患者的心肺功能,導致患者出現心慌、氣短、耐力低等癥狀。
脊柱側彎會引發四肢無力、四肢痛、腰背痛等癥狀,嚴重還會引起下肢癱瘓,影響人體行動能力與生活質量。脊柱側彎會導致人體一側肋骨突出,進而引發雙側乳房的不均衡發育。脊柱側彎還會造成人體神經傳導遲緩、腦部營養匱乏,引發記憶力下降、反應速度遲緩、注意力難以集中、智力下降等癥狀。
脊柱側彎還可能導致人體盆骨傾斜變形,導致胎兒的成長環境異常,進而導致胎兒異常或女性不孕的情況出現。脊柱側彎可能引發腰背疼痛、骨刺、截癱、椎管狹窄等并發疾病。
若青少年出現脊柱側彎,可能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導致青少年因接受不了自己與他人的身體差異而對社交產生擔憂、恐懼等負面情緒,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出現自閉、自卑等心理問題。
脊柱側彎有哪些表現
輕度的脊柱側彎,通常沒有明顯的不良癥狀,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身體畸形。隨著脊柱側彎發展加重,患者可出現腰背部疼痛、雙肩不等高、胸廓不對稱、高低髖、長短腿、雙下肢膝、踝關節內外翻、扁平足等等問題。
如何診斷是否存在脊柱側彎
病史收集 了解健康狀況、年齡、性成熟情況,以及是否有既往史、手術史和外傷史。對于幼兒,還需了解母親的妊娠期健康狀況和家族史,尤其是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員脊柱畸形的情況。
體格檢查 醫生會觀察患者的步態、雙肩是否對稱、背部有無異常毛發或色素沉著、皮膚是否有奶油咖啡斑等;讓患者向前彎腰,觀察背部兩側是否對稱,是否存在剃刀背現象。
影像學檢查 懷疑脊柱側彎的患者需要進行直立位全脊柱正側位X線片檢查,這是診斷脊柱側彎的標準影像學方法。通過X線片可以明確脊柱側彎的存在、類型、彎曲角度以及骨骼的成熟度。
Cobb角測量 通過X線片測量脊柱側彎的角度,Cobb角大于10度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
其他影像學檢查 如CT檢查和MRI檢查,可以幫助了解脊柱側彎的結構細節和是否存在脊髓異常,尤其是在考慮手術治療或當懷疑有脊髓病變時。
如何進行自我篩查
觀察外觀體征是常見的自我篩查方法。
1.站立姿勢檢查:雙腳并攏站立,雙膝伸直,自然下垂雙臂。觀察以下部位是否對稱:肩膀一側高度是否明顯高于另一側?肩胛骨一側是否更突出或不對稱?兩側腰線弧度是否一致?髖部是否一側偏高或不對稱?
2.前屈試驗:雙腳并攏,膝蓋伸直,向前彎腰至90度(雙手自然下垂或指尖朝向腳面)。請他人從后方觀察,背部是否有一側隆起?如果肋骨或腰部不對稱隆起則提示可能存在旋轉性側彎。
細致的觀察是守護孩子脊柱的重要步驟,請把體態觀察融入日常生活。如果篩查發現有高低肩、長短腿、背部隆起等可疑側彎體征,請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早發現,早期干預治療,是治療脊柱側彎的黃金法則。讓我們共同關注孩子的脊柱健康。
文字|通訊員 蔡希凡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