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代的理想回響
——讀陳東曉的《青衿春華》
□ 黃景忠

由花城出版社推出的陳東曉長篇小說《青衿春華》出版后,引發許多讀者對大學青春歲月的回憶與懷念。
小說以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潮州為背景,書寫了中文系學生受業韓師的歷程,重點描寫了李震東和朱紅櫻、陳小藝和薛寶鸞等幾位大學生的愛情生活,生動刻畫其情感世界和生活狀態。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渴求知識,課堂內外熱烈討論著文學作品、歷史典故及英雄人物,每個人都好學上進,激情滿懷。他們時常因為現實的打擊或者感情的挫折而陷入彷徨和迷茫,偶爾還會以憤世嫉俗的姿態與環境抗爭,但實際上又是一群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年青人,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小說的可貴之處,不僅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幾位主要人物鮮活的個性,而且表現了“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的奮斗精神。
與一般的校園小說不同,作者陳東曉能以開闊的視野表現大學生活。一方面,他的筆端觸及時代的變革,如鄧小平南巡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生機和活力,市場經濟對人們觀念的沖擊,以及臺灣老兵回鄉探親、關注祖國統一的家國情懷,通過一系列生活細節和社會氛圍的描寫鋪陳開來;另一方面,潮劇、工夫茶、飲食等民俗風情的描摹又讓人觸摸到潮汕這一族群的根脈和魅力。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使這部小說既有鮮明的時代性又有深厚的歷史感。
小說在結構上不以人物的矛盾沖突,故事情節的懸念貫穿始終,而是以人物的成長與愛情為主線展開一個個的生活片段。作者并不在意情節的無縫對接,他更有興致的是故事間隙中人物性情、心理及社會環境的細致描摹。因此是以散文筆法撰寫小說,整部作品在節奏上有一種松弛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回望的姿態書寫人生,正如他在題記所言,“讓青春洗盡風塵\溫暖你的夢”。這種往事隨風的回望與熱烈奔放的青春構成了一種張力,讓小說有一種復調的意味。
來源|潮州日報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