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垂枝朱唇艷
□ 李志鈿
我對楊梅情有獨鐘,甭管酸甜,連核帶肉一并囫圇吞下,三兩斤頃刻吃完。旁人見此總感到驚詫,卻不知文祠人幾乎都有這“吞核秘技”。
我愛吃楊梅,更愛摘楊梅。每逢仲夏入山,但見枝頭綴滿青、紅、紫黑的果子,便覺得賞心悅目。當指尖撫過圓潤的果粒,梅汁在齒間迸裂的剎那,方知天地偏愛此物,將酸甜醞釀成無字的詩行。世人皆道春花絢爛多彩,我卻道這累累碩果更勝滿樹繁花。楊梅,不必爭春斗艷,自以累累碩果織就夏日華裳,邀你共享視覺、味覺的盛宴。

當我們提著籃子,流連在楊梅林間時,頗有穿梭于瑪瑙垂懸的秘境之感。梅林瑪瑙垂枝重,萬點胭脂映日鮮——這是我們眼中所見的美景!我們興奮的贊嘆聲驚飛了樹上偷吃楊梅的鳥兒,它們不滿地發(fā)出“啾”的一聲,飛向遠方。楊梅樹的枝丫上都長滿了楊梅,熟透的已經變成黑色了,它們悄悄收斂了光芒,靜靜地把自己藏起來;紅彤彤的楊梅最為顯眼,一粒粒圓潤飽滿,彰顯著成長的魅力;脆生生的青色楊梅點綴其間,跟綠色的葉子一起襯托著黑、紅的楊梅。此刻無需言語,只看那黑紅青三色在葉間流轉,便覺得有醉美的詩篇凝在了枝頭。
君姐摘下一顆紅得發(fā)紫的楊梅,放進嘴里輕輕一咬,大聲說道:“哇,酸酸甜甜的,真好吃!”于是,大家都爭著摘楊梅、嘗楊梅,七嘴八舌分享自己的感受——“是啊,汁液真多,解渴。”“黑色的比較甜,紅色的有點酸。”“這一棵楊梅嘴甜,大家趕緊過來摘!”“哇,綴折枝丫呀,長得這么多!”“湘妹妹,幫我拍張照,這楊梅很美。”……興奮的聲音此起彼伏,快樂的話語在林間飄蕩。
“楊梅吃多了會上火吧?”吟姐邊吃邊問。小燕拍拍她的肩膀說:“不會的,坐月子的人都可以吃楊梅,小孩子出水痘也能吃楊梅。這是很好的水果。”“我奶奶說楊梅是‘圣果’,吃多少都沒事的。吃得肚子飽了,打一個嗝又能再吃一倍了。”我笑著說,繼續(xù)分享小時候吃楊梅的經歷:“我們村有幾棵楊梅樹,小孩子們總在楊梅還是青青的時候就偷偷摘下來吃,那時連酸味都沒有,只是澀澀的,手摸起來黏黏的。幾乎沒能等到楊梅變黑就被摘光了。爸爸總會從鴨背村買楊梅給我們吃。把楊梅洗干凈后放入鹽、蒜頭,混合著吃,那真是人間美味!黑的總會被人先吃完,但每翻一次,又有黑的,一大盆楊梅一下子就吃完了。吃楊梅的時候連核吞下去,牙齒不會發(fā)軟,能吃很多。”在大家“崇拜”的眼光中,我炫耀著童年時關于楊梅的特殊感受。
我們在楊梅樹下拍照,滿枝丫的楊梅,是最美的裝飾。阿淳好奇地說:“楊梅結果很美,那楊梅花長怎樣的呢?我從沒見過。”湘妹妹說:“我看過,一串串的,上面有紅色的花粒,不好看。”
我把幼時聽到的搬了出來:“那是雄花,人稱假楊梅花,不是開花結果的楊梅花。楊梅開花無人知,據(jù)說它是在大年三十夜里開的,隔天就消失了。以前有姑嫂兩人,手很巧,能繡各種花,但從沒見過楊梅花,無法繡出來。有一年,在大年夜,小姑子讓嫂子操持祭拜祖先的東西,自己獨往山里觀看楊梅花,準備把它繡出來。可是嫂子在家等啊等,等到天亮了,小姑子還沒回來。大家一起進山尋找,沒找到她。只見一只小鳥停在楊梅樹上,悲戚地叫著,人們仔細一聽,好像在叫‘嫂糊嫂糊’。嫂子流下了眼淚,說這是在提醒她注意飯不要煮煳了。后來,在楊梅成熟的時節(jié),這鳥就常常在山間、田野中叫著,我們稱它為姑嫂鳥。”大家沉默了,想必這故事太凄涼了。這時候,布谷鳥的叫聲在林間響起——布谷、布谷。它總是孜孜不倦地提醒人們要注意布谷、種田。我想,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姑嫂鳥吧。
聽了關于楊梅花的故事,我們覺得好奇,楊梅是怎么來的,是山上野樹進化的嗎?那人們怎么知道這種野果能吃?小燕說:“這個容易,我們問問AI。”她把問題輸入之后,得知三個結論:自然演化而來的;人工培育;傳說映射。“我們想知道關于楊梅的傳說!”于是,她有聲有色地讀起來——范蠡助勾踐滅吳后,攜西施隱居會稽山。初至時,二人以野果為食,然野果酸澀難咽。西施蹙眉忍苦,范蠡悲憤搖樹,血染枝頭。西施淚落血果,霎時果肉瑩潤如琥珀,酸甜生津。二人將殘核播于沃土,自此山間遍生此果,后人謂之“楊梅”,傳為范蠡西施血淚化育的珍奇。我想,難怪人們總說“余姚楊梅冠天下”,想必那兒是范蠡的隱居地吧。
有了傳說的加持,這楊梅更添幾分神秘色彩,直叫人刮目相看。君姐俏皮地眨眨眼,打趣道:“大家可別客氣,多吃些!這可是大美人西施吃的果子。吃了呀,咱們個個都跟西施一樣,有羞花之貌哦!”眾人一聽,頓時笑作一團,歡聲笑語在梅林間回蕩。大家又嘻嘻哈哈地穿梭于梅林間,這兒摘一顆,那兒嘗一口,摘梅、吃梅,其樂無窮。
如今,楊梅經過精心培育與技藝創(chuàng)新,已蛻變?yōu)槠贩N繁多的“果中精靈”——文祠的烏梅自帶山野靈氣,顆顆如黑珠凝露,酸甜可口,盡顯原生態(tài);金灶的蘇梅以脆甜出名,果肉透亮,輕咬即果汁迸出,顛覆傳統(tǒng)楊梅的口感;更有稱之為冬瓜梅的,顆粒碩大飽滿,咬之微彈而甜蜜;還有烏酥核、白梅、東魁楊梅和杉梅等等。它們各具特色,有的果肉厚實,有的酸甜可口,有的細膩清甜……同一方水土孕育出萬千風味,這是人類智慧與自然饋贈的精彩融合。
千般風味入喉來,瑪瑙垂枝朱唇艷。歸途中,楊梅酸甜的滋味仍在舌尖縈繞著。吹過梅林的風帶著甜甜的味道,輕輕拂過唇角,唇上還沾著楊梅的汁液,鮮艷水嫩。抬眼望去,滿枝丫的楊梅仍在眼前晃動,一顆顆紅得透亮。它們搖搖晃晃,似在低語,又似挽留。江南楊梅醉人間,此間的醉意,又豈是言語能道盡的?

來源|潮州日報
圖片|張澤慧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