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盧放民
下字上古為匣紐五部,潮語讀為[何呀6]、[耶6]、[哥耶6]、[何耶6]、[何烏3],五音雙聲疊韻。前四音皆為后來聲轉的,第五個音是原始音。《詩經》以“下”為韻腳不少,只要依潮語讀為[何烏3],音同戶,無不協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小雅·北山》);坎其擊鼓,宛丘之下(《陳·宛丘》);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唐·采苓》);以篤周祜[哥烏2],以對于天下(《大雅·皇矣》);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邶·凱風》);天監有周,昭假于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大雅·蒸民》);振振鷺,鷺于下,鼓咽咽,醉言舞[毛烏6](《魯頌·有駜》);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豳·七月》)。這個古音,仍見存于潮語。如:“我慢到,批貨給[戈衣4]人下[何烏3]去了?!币馑际撬藫屜瘸鲐浟耍掠小俺觥?、“去”之義。再如:“話無聽全,下[何烏3]起就來傳達。”意思是只記下部分內容,傳達有誤,下與現在時行的“下載”義近。
大力夸獎抬高他人,甚至不惜降低貶低自己,也用它表示。如:“你下[何烏3]到他頭大大,耳墜[胎溫4]墜[胎溫8]?!薄八^會下[何烏3]人,下[何烏3]到我毋[秧6(合唇)]敢聽?!边@樣的用法是由于下字有“屈己尊人”的意思。鄭玄箋:“下猶后也?!薄岸Y賢下士”、“好學下士”皆此意。《易·系辭》:“語以其功,下人者也?!薄蹲笮陚鳌罚骸捌渚芟氯恕!薄妒酚洝の汗觽鳌罚骸肮訛槿?,仁而下士。”《呂覽·下賢》這些典籍的下字,潮語至今仍沿用。當然,下[何烏3]人既是抬高他人,勢必降低自己,如果是真心實意還好,若是言不由衷或夸大其詞,連被下[何烏3]的人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那就流于庸俗了,這也是“下”的正反兩面,相反相成。
俗語“下[何烏2]水”,無原則地夸人,有點吹捧的意味。首先,勿將其與同音的“戽[何烏2]水”相混。后者是指以器具舀水或用手掬水,然后潑灑出去。而前者的“水”并非氫氧化學物,二語不相涉。如:“我的情況他最清楚,免用你來下[何烏2]水?!薄邦^腦要清醒,要有自知之明,切莫人一下[何烏2]水就飄飄然,忘乎所以?!逼浯?,為什么用水?水性歸下,能含忍紆曲,此與下之“屈己”意近,意近連用,故曰下[何烏2]水。
“下[何耶6]老熱無知下[何耶6]大賺”,老熱指人多,商家最樂意看到人流,故許愿時只求人流,結果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只賺吆喝,旺丁不旺財。如:“參加會展的人數上升,營業額卻下降,下[何耶6]老熱無知下[何耶6]大賺?!?/span>
“下[何耶6]老爺”,指向鬼神菩薩許愿進貢,也指求人辦事送禮行賄。
“下[哥耶6]田好瀉水”,水往低處流,比喻弱勢者常成為替罪羊或被損害(利益)。如:“損不足而補有余,都是因為下[哥耶6]田好瀉水?!?/span>
“無下[何耶6]無落”,①沒有著落;毫無結果。如:“件事無下[何耶6]無落,不了了之?!雹诓淮钪黝};毫無意義。如:“勿談[多噯2]撮[徐窩4]無下[何耶6]無落浪費時間!”③沒有位置可以放下,指人不中用;無足輕重。如:“伊塊形無下[何耶6]無落,常遭人歧視。”
“下[何耶6]兇”,露出兇相或采用狠辣的手段。如:“你無下[何耶6]兇無人驚你。”
“辭下[何耶6]”,將己所不欲的東西推掉或推銷給他人。如:“經理這個位,他早就想辭下[何耶6]掉,只是無人來接手?!薄疤兹惯^貴,她四處辭下[何耶6],無人敢買?!?/span>
“下[何耶6]大注[多污3]”,賭上本錢或下大血本。
“下[何耶6] 著詿 [哥娃3]”,中了邪魔咒語,為其所誤。古人迷信,以為人的行為一旦出現反常,都是咒語所害,如:“你近來是給[戈衣4]底[多衣3]個下[何耶6]著詿[奇娃3]?鐘點未到就拼欲食?!?/span>
“下[何耶6]無路”、“下[何耶6]無居[哥窩2、哥余2]去”,“下[何耶6]無在[多窩5]去”,無處容納或無從下手。如:“廢棄物愈來愈多[之挨7],欲下[何耶6]無居[哥窩2]去了?!薄盁o樣合食,雙著下[何耶6]無路?!?/span>
“做(一)下[耶7]”,一起;全部,如“做一下[耶7]走”、“做下[耶7]無聽。”
“放下[何耶6]”,放學,學生結束學校規定的一日或半日的課業回家。
“下[耶6]進下[耶6]退”,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下[耶6]出下[耶6]入”、“下[耶6]起下[耶6]落”、“下[耶6]來下[耶6]去”,表示在同一地方多次走動。
“朋友滿天下[耶6],知心無半個[鵝耶6]”,個與下雙聲疊韻,潮語讀[鵝耶6]乃古讀。讀[哥埃5]是今音。
“下[耶6]物”,①表示一段時間,如:“許[何余2]下[耶7]物無用心讀書,這下[耶7]物想收悔刻[戈亞4]慢了。”②置于“幾、二”后,表示本領、技能。如:“你這幾[哥娃2]下[耶7]物是有師父教個?!雹郏ㄒ环荩〇|西,如:“下[耶7]物送你,勿嫌少?!?/span>
“下[何耶6]物食”,潮汕禮俗,指確定婚事而向親友發送糖果。
“下[何呀6]浪作[之窩4]”,為微賤不值之事浪費工力,換言之,做不值一做或多此一舉的事。
來源|潮州日報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