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直通車 | 占用車位、影響市容……共享電動車歸位的“最后一米”為何如此困難?
發布日期 : 2025-03-20 09:18:15
文章來源 : 潮州日報 潮湃新聞客戶端
在市區,共享電動車為市民游客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利,成為城市一道流動的風景線。然而,亂停亂放的現象卻讓這道風景蒙上陰影。

使用者正把共享電動車亂停亂放,占用機動車位。

西湖旁邊,共享電動車占用機動車位。
近日,記者在北堤路看到,幾輛共享電動車歪斜地停放在綠化帶中,車身滿是灰塵和落葉,顯然已經在此“駐扎”許久。更有使用者直接將車輛停放在機動車位上,擠占了本就緊張的公共資源。而在古城區和西湖公園附近,因部分區域禁騎,不少游客沒有將車輛停放在指定停車區域,而是隨意停放在人行道甚至盲道。在環城西路,多輛電動車堵住通道,行人只能側身繞行。“共享電動車本來是給人提供方便,現在反而添堵!”散步路過的市民蔡先生搖頭嘆息。
北堤路上,共享電動車亂停亂放。
“最后一米”規范停車為何如此艱難?記者走訪發現,除了用戶貪圖方便不規范停車外,硬件設施配套不足與用戶體驗落差是主因。古城周邊合規停車點少,部分區域禁騎范圍大,導致用戶“無位可停”。“停車點標識太小,繞了好幾圈才找到。因為太麻煩,有些人便隨意停放。”來自福建的游客王女士坦言。商販許先生則指出平臺管理的疏漏:“有些人卡在停車范圍邊緣擺放,雖然占道影響交通,但平臺系統卻沒有判定他們違規。”此外,部分市民游客反映,到達目的地后仍需步行較遠才能還車,與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初衷背道而馳。“若停車點更合理、標識更清晰,誰愿意冒著被扣費的風險亂停?”王女士道出多數用戶心聲。
不少受訪者呼吁廣大用戶自覺遵守規則,規范停車;同時,也希望平臺與有關部門能夠在便利與秩序之間探索平衡點,緩解停車矛盾,破解困局,讓綠色出行真正“輕裝上陣”。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婧怡 翁燁凰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慧
編輯|張澤慧
審核|龐磊成
人閱讀
https://wan-chzhrb.chaozhoudaily.com/
26,026,64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