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在饒平
        發布日期 : 2025-03-11 11:29:50 文章來源 : 潮州日報 潮湃新聞客戶端

        “獅”在饒平

        □ 張南山

        獅在饒平,常見的是靜態石獅、瓷獅、灰塑獅等,或蹲或坐,不怒自威;還有人們喜聞樂見、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的民間舞獅活動,躍躍欲試,精彩紛呈。

        獅子起源于非洲,后來遷徙到西亞、印度等地,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初稱為“狻猊”。漢代以前,中國本土并沒有獅子的相關史料,但是,崇獅習俗卻是土生土長的,是在傳統文化土壤里開出的燦爛之花。

        三饒樓門口原有兩只獅子,據說來自潮州府,還衍生了一個民間故事《稽公子與三饒樓》,逸趣叢生。黃岡西門有獅子巷,獅子穩坐巷子中央,精神抖擻,威風八面,責任是鎮水,還配上《獅子謠》。浮山東官王氏家廟碑記:仰槐堂建于乾隆年間,稱之傳臚府,堂前有御賜石獅一對。20世紀80年代被盜,案破追回,盜獅者均收監;1995年第二次失竊,至今尚未尋回。后經鄉親捐款集資重塑嶄新石獅。三饒有道韻、新韻和饒韻三韻樓,其中新韻樓樓門上方的泥塑獅頭,口咬一劍,有民間故事《獅咬劍》。

        饒平舞獅是最具民間特色的民俗活動。據考起源于東漢,唐代時,不管是宮廷、民間都已十分盛行,《新唐書》就記載了宮廷中場面壯觀的五方獅子舞:五方獅子,高丈余,飾以方色,每獅子有十二人,畫衣執紅拂,首加紅襪,謂之獅子郎。

        饒平舞獅分為饒平醒獅(南獅)與青獅(北獅),可不論南獅北獅,舞出的都是人類期盼的熱烈氣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并且都閃耀著鮮明的地方特色。

        黃岡鎮地處南海之濱,閩粵交界,1953年至今,是饒平縣政府所在地,素有“廣東東大門”之美稱。

        黃岡上林至今活躍著一支年輕的民間醒獅隊,所創舞獅集武術、舞蹈、繪畫、音樂和民間故事等于一身,是饒平醒獅的代表。

        新獅表演之前,必須進行開光點睛儀式。首先挑選吉日吉時,由德高望重、子孫齊全的老人持筆(毛筆)點睛;其次用生姜挖個洞,裝上朱砂白酒;然后祭拜三牲,參與點睛儀式的人員要全體祭拜神明,屬相相沖者及孕婦回避。

        開光點睛儀式開始:請點睛人為新獅披上紅絲綢、帶上紅花,系花掛紅代表鴻運當頭,給獅子帶來吉祥播福之力;請大頭佛為新獅打掃全身,掃除晦氣、霉運,掃去災難波折;請點睛人持筆點睛,點睛人一邊點睛一邊大聲朗誦:一點天庭,福星高照、國泰民安;二點金睛,眼觀六路、鵬程萬里;三點口利,笑口常開、大吉大利;四點鐵角,鋼筋鐵骨、頂天立地;五點耳朵,耳聽八方 、左右逢源;六點頭尾,六六大順、從頭順到尾。

        點睛儀式完成后,獅子才算正式被賦予了生命,才可以參加各類節慶典禮演出活動。

        上林醒獅傳承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現有隊員30多人,以在校學生為主,表演節目有女子醉獅、群獅起舞、五獅高桿、高樁醒獅等。女子醉獅儀式為結義、飲酒、起舞,表演過程生動演繹,維妙維肖。每當獅頭獅背下,女孩的俏麗面孔若隱若現,臺下掌聲不停。她們笑起來,一切青春符號套進艷麗的舞獅服,騰空而起,神采飛揚。

        群獅起舞即多只獅一起舞動,鑼鼓喧天,陣容龐大,五彩繽紛,場面壯觀,配合默契。

        五獅高桿即五獅在高桿上表演,是圍繞在一根高5.5米左右且承重質量較好的高桿(一般是鐵質高桿)上展開醒獅表演,包括采青等。技巧難度高、發揮空間小,極具觀賞性。

        高樁醒獅,步步高升,表演的梅花樁為高低樁,通常有21條樁,最低1米,最高2.5米。獅子要在樁上自由跳躍,需要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兩人的靈活配合。在樁上,獅子需要展現包括但不限于樁上坐頭、壁虎功、鉗腰飲水等高難度動作。其主題有雄獅翻山越嶺采靈芝、翻山越嶺展雄風、翻山涉險勇救幼獅等等。

        舞獅表演完畢,還有集體南拳、少林震山棍等傳統武術項目依次出演。集體南拳套路短小精悍,結構緊湊,動作樸實,手法多變,短手連打,步法穩健,攻擊勇猛,常伴以聲助威,技擊性強。少林震山棍是少林棍法中展示威力的棍法。棍雖然不是利器,卻在技擊中以力取勝。一棍劈下有地動山搖之威勢,豎起橫落,勁力多變,是少林棍法中的核心代表套路,挑棍以下破上,劈棍以上破下,掃棍橫擊防不勝防,是少林僧人在實戰中的常用兵器。

        上林民間醒獅隊獨創的“梅花樁醒獅”“錦衣衛+醒獅”“煙火+醒獅”在往年元宵節游行演出,好評如潮,為新一年發展“錦衣衛+醒獅”“煙火+醒獅”“醒獅與三國文化”奠定堅實基礎,表演更具視覺沖擊感,那是一道獨一無二的文化風景。

        三饒鎮乃饒平475舊縣城,鎮區棕樹廈邱氏族人,先祖自河南南遷福建莆田,再遷三饒,享有“入饒第一家”之譽,楊昱贈匾“先邑名家”。隨后,衍派上饒客屬地區,明嘉靖初年,水口鄉邱氏先民移居于三饒城南棕樹廈。客家傳統的舞獅習俗也隨之傳入,歷經當地民眾從內客、形式、技藝上不斷進行創新,發揚光大。作為北獅代表入選饒平縣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為了區別于饒平醒獅,命名為饒平青獅。

        舞獅,俗稱打獅,“打”含有通俗之意,有“武打”之內涵。是春節、元宵期間重要的節慶內容,而三饒舞獅歷史久遠及技藝高超首推邱氏舞獅,也即棕樹廈舞獅隊。饒平青獅集傳統舞蹈和傳統武術于一體,講究技巧精煉,武術高超。一只青獅需要兩個具備武術根底深厚的青年密切配合,表演才能步調一致,受人喝彩。邱氏舞獅也稱飯葫獅,獅頭為光滑的大嘴獅頭,屬武獅。獅頭畫有七星、八卦,額頭有“王”字,代表百獸之王,是人類崇拜的祥瑞圖騰。獅身一般為綴結或彩飾獅外套,華麗醒目。獅子起舞時,在鑼鼓的伴奏下,模仿獅子各種姿勢,行走起坐,翻騰跳躍,搖頭擺尾,俯視走行,令活獅也自愧不如;又有一手執葵扇的阿尼陀引逗、戲弄獅子,極具幽默性、故事性和觀賞性,引得觀眾哈哈大笑。

        表演完畢,接著是傳統武術表演,有拳術、棍術、器械、對打、盾牌、雙刀、鐵尺等項目依次出演,既有赤手空拳的武術套路,又有千奇百怪的武術器?,表演步法、手法、隊形,紛繁奇異,變幻無窮,至今仍遺存著古樸原始的民間武術風貌。

        獅子被人類視為一種瑞獸,象征勇氣與力量、領導與統治、誠實與忠誠、警覺與智慧、陽剛與剛毅等等。??人們將獅子、麒麟、龍與鳳并稱為四大靈物,驅邪避兇,帶來祥瑞。地方建筑中,也有仿照徽派民居,隨處可見石獅子以及獅子雕飾物,其中除了象征富貴,也有避災祈福的心理寄托。當然,要是獅子不咬人,也就更加完美了。

        自古以來,獅子產生了千千萬萬精彩無限的文化,延伸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如獅子吼、獅子印,還有大家熟悉的名菜紅燒獅子頭,就蘊含著吉祥喜慶的意味。人類往往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借獅子的吉祥、力量和正義,把獅付與在名字之中,諸如秋獅、金獅、獅牯等等,目標明確,用心良苦。獅牯曾經是我小學二年級同學,后來他在瓦廠勞動,挑瓦土每擔380斤左右,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不愧獅牯這個名稱。

        最具影響力的是,“東方雄獅”這一稱號家喻戶曉,甚至在中華民族危亡時刻,這一稱號的誕生,振奮精神,樹立榜樣,積極有效地建立了民族自信心,團結一心,戰勝困難,奪取勝利。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愿意以東方雄獅自居,奮勇向前。

        乙巳年正月,饒平民俗活動不拘一格,精彩紛呈,驚喜連連,諸如舞獅、擺桌碗、城隍出巡等等,而其中上林女子醉獅火爆全網,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視頻號轉發報道。只見姑娘們舞動著粉色的醒獅,圍繞兩壇酒,將聞酒、喝酒、醉酒等動作演繹得活靈活現,以醉態展現舞獅的靈動與美感,將傳統醒獅文化演繹出全新的魅力,舞出饒平,舞出潮州,舞上北京。


        來源|潮州日報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




        人閱讀
        日韩影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日韩在线视频线视频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午夜激情经典日韩|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99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500av导航大全精品|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