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正月初一,潮州廣濟橋上熱鬧非凡,一場獨具特色的醒獅踏春活動在此上演,為這座底蘊深厚的古城營造濃郁而熱烈的新春氛圍。
29日,廣濟橋上醒獅踏春活動現場人潮如織,處處洋溢著節日熱鬧喜慶氛圍。
上午9時許,激昂的鑼鼓聲劃破長空,湘橋區意溪中學龍獅隊的隊員們踩著鏗鏘鼓點有序登場。四頭醒獅威風凜凜,剛一亮相,便牢牢吸引住眾人的目光。它們靈動矯健,時而昂首遠視,時而低頭顧盼,時而相互嬉戲,搖頭擺尾,憨態可掬。表演從廣濟橋西橋開始,一路向東橋行進。圍觀的群眾里三層外三層,醒獅在人群間隙中巧妙穿梭,一會兒靠近孩童,輕輕晃動腦袋,逗得孩子們咯咯直笑;一會兒與游客親切互動,向他們傳遞著真摯的新春祝福。
醒獅與游客熱情互動。
“很榮幸受邀來參加今天的演出,把具有潮州特色的舞獅展現給全國的游客,共同歡度春節。”意溪中學龍獅隊教練謝錫賢表示,一直以來,學校很重視龍獅隊伍的建設,充分利用學生第二課堂,定期開展專業訓練。參與此次表演的隊員們都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汗水,只為給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演出,讓每一位觀眾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游客拍照留念。
“這場醒獅表演熱鬧又喜慶,滿滿的都是傳統年味。在春節這個特別的時刻,能看到這么震撼的表演,感覺很幸運。”來自廣州的游客曾女士興奮地說道。
除了欣賞年味十足的醒獅表演外,在廣濟橋的亭臺樓閣中,市民游客還能近距離感受潮州非遺的獨特魅力。
栩栩如生的木雕、精美絕倫的潮繡、工藝精湛的手拉朱泥壺……每一件作品都彰顯潮州非遺的獨特韻味與工匠們的精湛技藝。
“我們將沉香、檀香、佛手香等特色香料融入創作,制成了豐富多樣的文創,有象征潮州傳統美食的紅桃粿造型,有車掛、香牌、耳飾等精美物件,更有潮州古城旅游形象IP府樓猴。”潮州養生香藝第五代傳承人王彩潔帶來了一系列具有潮州特色的文創產品。她表示,開展非遺展演是為市民游客打開一扇了解潮州非遺的窗口,讓大家在熱鬧喜慶的新春氛圍里,沉浸式感受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蘊。
據了解,為豐富新春佳節的文化內涵,潮州市文廣旅體局邀請多位非遺傳承人走進廣濟橋、韓文公祠、許駙馬府、已略黃公祠、海陽縣儒學宮等文物景區,進行潮州木雕、潮繡、手拉朱泥壺、香道等非遺現場展演,讓市民游客得以近距離感受非遺特色,進一步提升潮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婕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