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大學堂 “品‘潮’尋蹤” | 探尋潮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發布日期 : 2024-12-03 15:33:31 文章來源 : 潮湃新聞客戶端

        潮州,被譽為“世界工夫茶文化之鄉”“中國烏龍茶之鄉”,而“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潮州人,不僅“喝”出了繁榮的茶產業,更孕育出了國家級非遺項目——潮州工夫茶藝。可以說,潮州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日,潮州文化大學堂“品‘潮’尋蹤”第七期活動在潮州日報社舉行,潮州茶產業鏈資深從業人員以及高校研究人員等嘉賓齊聚一堂,圍繞“一壺好茶一壺月”這一主題,共話潮州工夫茶文化,探尋潮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密碼”。活動由市委宣傳部主辦、潮州日報社承辦。


        6.jpg

        嘉賓熱烈討論,探尋潮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市職業技術學校茶藝主講老師鄭丹蓉:

        創新飲茶方式,以新穎思路推廣潮州工夫茶藝

        2.jpg

        鄭丹蓉

        潮州工夫茶,不僅是一杯飲品,它還承載著潮州人獨特的生活哲學與精神寄托,在潮州地區更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在當代,要想更好地傳承、發展潮州工夫茶,需吸引年輕一代關注并參與其中。

        “潮州工夫茶不僅是國家級非遺,還榮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能夠為潮州工夫茶的傳播貢獻力量,我深感榮幸。”活動現場,鄭丹蓉分享著她對潮州工夫茶的看法和從藝多年的心路歷程。鄭丹蓉自幼與茶結緣,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品嘗著潮州工夫茶的醇厚,感受著茶文化帶來的精神愉悅。隨著年歲的增長,她從對茶的懵懂喜愛,逐漸升華至對茶文化精神層面的極致追求。

        “近年來,在大國外交的重要場合,‘茶敘’已成為繼‘餐敘’‘酒敘’后我國外交禮賓中的又一‘文化使者’,架起了中外茶文化交流互鑒的橋梁。”鄭丹蓉頻繁參與各大茶藝活動,以精湛的技藝和滿腔的熱情,向世界展示著潮州工夫茶藝的獨特魅力。“今年的國際茶日在北京舉辦,我們在現場呈現了精彩的中國茶藝表演,通過潮州工夫茶藝演繹,向世界獻上了醇香的鳳凰單叢茶,傳播了潮州工夫茶文化。當時,新華網的在線直播吸引了超100萬人次觀看。”

        在鄭丹蓉看來,潮州工夫茶藝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對年輕一代的引導和培養。她發現,盡管當前的傳播力度已經很大,但很多年輕人對潮州工夫茶仍感陌生,甚至認為其形式過于繁瑣。為此,她提議可以從情感共鳴的角度出發,創新飲茶方式,以新穎的思路推廣潮州工夫茶藝。她指出:“如今,許多大城市涌現了新式的飲茶方式,我們可以借鑒這種方式進行傳播,讓年輕人體驗到‘紅泥小火爐’的樂趣,從而激發更多年輕人對潮州工夫茶的關注和喜歡。”


        “小瓊大富”品牌創始人余瓊:

        以品牌之力,揚潮州工夫茶文化之魂

        5.jpg

        余瓊

        潮州工夫茶,文化底蘊深厚且獨具特色,通過創建品牌能有效弘揚這一瑰寶。品牌與文化相輔相成,將潮州文化巧妙融入品牌塑造,可以提升品牌情感與社會價值,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潮州工夫茶。

        余瓊,土生土長的潮州人,自復旦大學學成后,深耕品牌運作,積累了豐富的全球品牌運營經驗。她內心始終牽掛著故鄉的茶香,毅然決定回鄉創業,將所學所得傾注于潮州單叢茶的品牌打造之中,希望以品牌的力量,推動家鄉茶產業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潮州工夫茶。

        談及創立“小瓊大富”品牌的初衷,余瓊說:“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專業,為家鄉茶產業貢獻一份力量,讓更多人領略到潮州單叢茶的獨特韻味。”在她看來,品牌的核心在于產品本身,而優質的產品是品牌立足之本。只有無農殘、健康的茶葉,才能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小瓊大富”始終堅守綠色種植與加工原則,確保每一葉茶都符合健康標準,以高品質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與好評。

        在品牌塑造上,余瓊認為,品牌與文化是相輔相成、融合發展的,文化傳承需要經濟活動的支撐,而品牌打造也離不開文化滋養。潮州工夫茶文化深厚且獨特,與潮商文化緊密相連,孕育出一種獨特的人文情懷。余瓊巧妙地將這一文化精髓融入品牌活動之中,通過舉辦茶敘、茶會,將傳統茶藝美學與品牌活動相結合;又或推出了“食茶看戲”系列產品,以傳統潮劇《陳三五娘》的戲劇形象為設計靈感,傳遞一種放松淡然的生活態度,讓消費者在品味茶香的同時,也能找到情感上的共鳴。

        對于潮州獲得“世界工夫茶文化之鄉”稱號,余瓊倍感自豪。“當我們談論工夫茶的‘和敬精樂’時,應將潮州工夫茶文化背后所蘊含的潮人團結、奮斗、信任、精細等精神內涵挖掘出來,加以傳播推廣。唯有如此,潮州工夫茶文化才能擁有更廣泛的當代價值和全球意義,成為一張金字招牌,吸引更多人前來品味、了解并傳承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產。”


        廣東天池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負責人廖佳美:

        政企合作、教育培訓并重,不斷推陳出新

        1.jpg

        廖佳美

        潮州工夫茶,承載著文化與情懷,其發展需兼顧人才引領、品質保障與市場拓展。政企合作、教育培訓并重,以擦亮潮州工夫茶品牌,點燃茶文化之火,培育青少年興趣,推動茶產業不斷創新發展。

        “潮州,宛如一座巨大的茶館,家家戶戶是一個個包廂。當陌生人踏入這片土地,詢問是否能一起喝杯茶時,我們都會熱情相迎,這便是潮州人血脈中的好客之道,也是潮州工夫茶中‘和’與‘敬’精神的生動體現,人文精神根深蒂固。”廖佳美,國家高級評茶師,茶行業深耕者,也是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在廖佳美看來,潮州工夫茶所蘊含的深厚人文底蘊,是其能世代相傳、歷久彌新的基石。

        “關于鳳凰單叢茶產業發展,有三點至關重要:一是人才,能夠引領創新潮流;二是產品品質,能夠確保市場競爭力;三是市場營銷,能夠拓展品牌影響力。”廖佳美指出,企業若缺人才,發展必受阻。因此,構建合理的人力架構,是發展的基石與關鍵。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唯有腳踏實地提升質量,方能迎來企業的輝煌時刻。自成立以來,天池茶業堅持以“保質量,創品牌,基業長青”為核心價值觀。如今,公司通過運用電商平臺和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將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銷售渠道覆蓋全國多地。

        如何進一步擦亮潮州工夫茶、鳳凰單叢茶的“金字招牌”?廖佳美認為,強化政企合作是關鍵,應構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共贏格局。此外,要重視教育培訓在茶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她表示,隨著潮州工夫茶大會的蓬勃發展,茶藝比賽、茶知識培訓等活動層出不窮,茶友熱情高漲。如今眾多學校已開設茶藝特色課程,這對于培養青少年對茶文化的興趣、促進工夫茶未來的持續創新與長遠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浙江農林大學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主任王旭烽教授助理鄭柔芬:

        培養專業傳播人才,進一步挖掘和發展茶文化

        4.jpg

        鄭柔芬

        隨著茶文化的日益興盛,其作為一種新質生產力正逐漸嶄露頭角。潮州工夫茶作為中國茶文化中的瑰寶,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傳播。期待有更多關于茶文化的研究成果和人才涌現,進一步挖掘和發展茶文化,助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農林大學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的帶頭人王旭烽教授,長期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與推廣,鄭柔芬在協助工作期間,見證了茶文化的魅力與傳播力量。“通過到嘉興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舉辦茶文化論壇和講座,我們看到了大學生們對茶文化向往的眼神,而此前接待俄羅斯國立人文孔子學院的學員們到茶學院深度體驗中國茶文化的經歷,更讓我意識到茶可以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媒介。”鄭柔芬分享道。

        今年6月,鄭柔芬參與組織浙江農林茶學院的學生們深入潮州開展以潮州茶文化為課題的游學活動,學習潮州工夫茶的深厚內涵和價值。從茶山的歷史溯源到茶葉的品種差異,再到工夫茶的沖泡技藝,學生們不僅學習了潮州茶文化的外在形式,更感受到了其內在的精神和價值。鄭柔芬強調,這樣的游學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潮州工夫茶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

        “王旭烽教授在‘三茶’統籌發展大會的報告中提到‘茶文化作為一種新質生產力,正在催生出新的學科方向’。王教授強調了構建茶文化交叉學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對現有茶學學科體系的補充和創新,也是為了更好地應對茶產業深度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鄭柔芬認為,潮州工夫茶作為中國茶藝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成功被列入國家級非遺,是對其文化傳承的肯定。可以在教育中全面地展現潮州工夫茶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借鑒王教授的方法,結合歷史學、文化學、茶學等多學科知識,形成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綜合研究體系。同時,她建議在高校中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專業的潮州工夫茶文化傳播人才,進一步傳播潮州工夫茶文化,助推茶產業發展。


        潮州手拉壺制作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謝思逸:

        傳承與創新并舉,為傳統工藝發展增添新內涵

        3.jpg

        謝思逸

        壺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潮州工夫茶不僅茶葉香、茶藝美,對茶器更有大講究。潮州手拉壺應從工藝、造型、人才培養模式到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提升其知名度和影響力,助推潮州茶產業發展。

        謝思逸是潮州手拉壺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潮州百年制壺世家“俊合號”第六代傳人,他深耕手拉壺設計與制作領域多年,在傳承潮州手拉壺制作技藝的同時,尤為注重壺藝作品的造型美學,并為作品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當下,手拉壺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主要體現在工藝、造型、人才培養模式及宣傳推廣等方面。在工藝創新方面,匠人們引入了粉彩、浮雕金、貼花紙等新的裝飾手法,豐富了手拉朱泥壺的藝術表現形式。此外,我們在造型設計上更多地融合現代元素,使之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謝思逸坦言,為吸引更多人學習和傳承潮州手拉壺制作技藝,匠人們打破了“壺藝技術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祖訓,廣收學徒,傳授壺藝。同時,與高校開展長期教學合作,吸引具有美術知識的專業和高學歷人才加入到手拉壺的創作中,為傳統工藝發展增添新的內涵。

        潮州手拉壺在新時代如何進一步發展和傳播?“最好的傳播方式是用實物去傳播。手拉壺曾隨著潮商下南洋經商謀生,被帶到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國家,寄托了游子的鄉愁。”謝思逸認為,要賦予手拉壺新的時代內涵,通過社交網絡或茶文化相關博覽會,將其推廣到全國、世界各地,提升其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并喜歡上潮州手拉壺。

        謝思逸表示,潮州手拉壺與茶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是推動潮州茶產業發展、弘揚中華茶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他將繼續致力于手拉壺傳承發展和人才培養,激發年輕人對手拉壺制作技藝的興趣和熱情,培養更多優秀的傳承人,助力潮州茶產業發展。


        文字整理|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翁燁凰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春生

        視頻|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泳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




        人閱讀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